Friday, April 1, 2011

西属西班牙之 人像双柱

1772年开始,为了减轻西班牙的财政困难,美洲殖民地开始铸造人像双柱币。人像双柱币与双球双柱币相比,重量基本一样(27.0674克),但含银量低。在流入我国后,被称为本洋佛头洋等。人像双柱币的正面的纹章被西班牙国王的头像所取代。背面双柱之间的双球则被西班牙王室的盾徽所代替。盾徽中央是三朵鸢尾花,代表波旁王朝;两个斜角对称为立狮,表示为古西班牙的雷昂王国;古城堡,表示为古西班牙的卡斯提王国。背面自右而左为HISPAN·ET·IND·REX以及8R等,意为西班牙及西印度群岛国王。R为币制单位里尔,M上边有个小圆圈,表示为墨西哥。


人像双柱币从1772(乾隆三十七年)年在墨西哥开铸,一直铸造到1821年 (道光元年)。在此期间,前后共有三个不同的西班牙国王出现在此币上。第一个是卡洛斯三世,第二个是卡洛斯四世,最后一个是费迪南七世。由于殖民地和西班 牙之间通信的滞后,当西班牙国王去世后,消息常常要等一年多才能传到美洲殖民地。这就出现了前任国王去世后,其头像还用来铸造银币的情况。


17721789年间所铸的卡洛斯三世币,正面人像右边为DEI·GRATIA,左边为CAROLUS ·III,拉丁文意为蒙神之恩卡洛斯三世为西班牙国王。三世币的重量为27.0674克,含银量为90.3%


 
1772年卡洛斯三世8里尔,墨西哥厂铸造


1788年卡洛斯三世死后,消息到1789年才传到美洲。此间但由于墨西哥没有人知道卡洛斯四世长什么样,所以被获准仍然使用三世的头像,但要在像边注明四世的文字。于是在17891790两年,出现了卡洛斯三世头像,但卡洛斯四世文字的双柱币。其中四世的文字在1789年为“IV” 而在1790年先是为“IV ”,后改为“IIII”




 
1790年卡洛斯四世,8里尔,但头像为卡洛斯三世,危地马拉厂铸造


17911808年间所铸的卡洛斯四世币,字与前者相同,只是III改为IIII。四世币的重量为27.0674克,含银量降为89.6%



 
1792年,卡洛斯四世,8里尔,墨西哥厂铸造
 
1808年到1821年间,是西班牙国王费迪南七世在位,这时人像左边字改为FERDIN·VII,即费迪南七世。在此期间,从1808年到1811年为前期,费迪南的头像身披甲胄。其重量和含银量与四世币相同。从18111821为后期,其头像身披战袍。其重量为27.07克,含银量为90.3%,和三世币差不多,比四世和其前期币都要高一点。

 
1810 费迪南七世,8里尔,前期身披甲胄,墨西哥厂
 
1815 费迪南七世,8里尔,后期身披战袍,危地马拉厂

除了在墨西哥厂外,人像双柱币还在波多西,利马,危地马拉,哥伦比亚等地铸造。这些地方与在墨西哥铸造的主要区别是铸造厂标记不同。有时候,头像略有差异。还有时候,由于交通困难,新模具未到,当地只好用老的模具铸造,比如1814年哥伦比亚铸币厂出现了卡洛斯四世像的费迪南七世币。此外,由于独立的时间不同,最后停铸的年份在这些铸造厂也不同。就墨西哥来说,由于1821年墨西哥独立,所以1821年停铸双柱,改铸鹰洋。有的铸造厂直到1824年才停铸。

人像双柱币铸量巨大,是清朝年间,在中国最流行的外国银元。也是当时国际上最流行的贸易银元。它与双球双柱币被合称为本洋
 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